• <table id="awya6"><table id="awya6"></table></table>
    <xmp id="awya6"><table id="awya6"></table>
  • 仲景健康網>中醫藥>中藥經方

    六味地黃丸飯前用好還是飯后用好?

    來源:仲景健康網發布時間:2023/02/09
    1002
    分享:

    提到滋陰補腎的藥物,很多人都知道六味地黃丸,或多或少了解一些關于這一經典名方的知識。六味地黃丸如何“名滿天下”?一起探索滋陰補腎千年良藥的奧秘吧!

      

    前世今生小故事


    六味地黃丸本由張仲景《金匱要略》里記載的“腎氣丸”的方子化裁而成,地黃丸的名字最早是宋代名醫錢乙所著《小兒藥證直訣》。錢乙是宋代著名兒科醫生,有豐富的臨床經驗,受召到汴京治好太子的病后,得到皇帝的重用和賞賜,名滿京城。后來六味地黃丸方子流傳開來,又編入《小兒藥證直訣》一書,直到今天仍廣泛運用于臨床。

     

    六味地黃丸主要由熟地黃、山藥、山茱萸、茯苓、牡丹皮、澤瀉六味藥組成,有滋陰補腎的功效。用于頭暈耳鳴、腰膝酸軟、骨蒸潮熱、盜汗遺精。


    方中重用熟地黃,滋陰補腎,填精益髓,為君藥。山萸肉補養肝腎,并能澀精;山藥補益脾陰,亦能固精,共為臣藥。三藥相配,滋養肝脾腎,稱為“三補”。但熟地黃的用量是山萸肉與山藥兩味之和,故以補腎陰為主,補其不足以治本。配伍澤瀉利濕泄濁,并防熟地黃之滋膩戀邪;牡丹皮清泄相火,并制山萸肉之溫澀;茯苓淡滲脾濕,并助山藥之健運。三藥為“三瀉”,滲濕濁,清虛熱,平其偏勝以治標,均為佐藥。六味合用,三補三瀉,其中補藥用量重于“瀉藥”,是以補為主;腎肝脾三臟兼顧,以滋腎精為主。

      

    不可不知的用藥小知識


    了解經典名方,我們還需要了解更多關于六味地黃丸的用藥小知識。


    1、六味地黃丸飯前用好還是飯后用好?


    因為六味地黃丸有滋補功效,空腹更利于藥效吸收。一般在飯前30~60分鐘服藥。因為在胃空狀態下,藥液能直接與消化道黏膜接觸,較快地通過胃入腸,從而較多地被吸收而發揮作用,不致受胃內食物稀釋而影響藥效。如果飯前忘記服用或者腸胃較弱的患者,可以在飯后30~60分鐘服藥,減少藥物對胃腸道的直接刺激。

     

    2、感冒期間可以服用嗎?


    滋補類藥物在感冒時要暫停,因為一般的感冒都有“寒包火”的問題,補藥可以加劇內熱,不利于感冒痊愈,而且人在感冒時,消化功能也受影響,即便此時服用,補益的效果也不顯,而且還增加了胃腸負擔。


    3、女性可以用六味地黃丸嗎?


    六味地黃丸滋陰補腎,主要用于腎陰虧損引起的頭暈耳鳴、腰膝酸軟、白發脫發、潮熱盜汗等癥狀。中醫講究辨證治療,不同的疾病,由于證型相同,就可用同一種藥物。因此,若是女性出現腎陰虛,也是可以對證服用六味地黃丸的。



    相關閱讀
    網友評論
    ( 文明上網,理性發言。評論提交后將在24小時內審核完成。如有違規言論將直接刪除。)0條評論
    全部評論
    暫無評論
    999久久久电影网
  • <table id="awya6"><table id="awya6"></table></table>
    <xmp id="awya6"><table id="awya6"></table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