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歸丸源于明代醫學家張景岳的《景岳全書》,由六味地黃丸加減衍化而來,是一劑填補肝腎真陰的藥方。
我因為家里就有人在服用,因此對左歸丸的知識點如數家珍,把我做的功課跟大家分享下。
它取了六味地黃丸的地黃、山茱萸、山藥三味“補藥”,刪去茯苓、澤瀉、丹皮三味“瀉藥”,增加龜板膠、鹿角膠枸杞子、菟絲子、牛膝這些補養肝腎精血之物。相較于六味地黃丸的補中有瀉,左歸丸則是純補精血之方。
不過左歸丸雖然和六味地黃丸一樣都是治療腎陰虛的,但是針對的人群卻不同。左歸丸的藥材多是大補精血的,且沒有寒物,所以更適用于老年人肝腎陰虛、精血虧損,或者是大病過后體型消瘦、營養流失,用作滋腎壯水、填精益髓之效。
我姥姥在吃仲景的左歸丸調理身體,效果很不錯。姥姥年紀大了,身體虛,總是腰酸腿軟,而且有高血壓等老年病。前一陣子還休息不好,晚上睡不著,早上又頭暈。去看醫生,還是說年齡到了,營養流失,建議吃點左歸丸補補身體元氣。
我當時不懂這些,還問醫生六味地黃丸不也是調理腎陰虛的嗎?醫生說左歸丸中的龜板膠和鹿角膠皆是有血有情之物,且一個偏陰,一個偏陽,“陽中求陰”補養效果更好。且菟絲子和牛膝都能強壯筋骨,更適合我姥姥這種純虛無邪的情況。
所以有需要的人還是得去聽聽醫生怎么講的,畢竟大家身體情況都不同,不好隨意評說。